本文作者为@司音sakura ,原文由酷安@ymckc发布,链接见

在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看一个人手机上有什么APP,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有什么样的需求。

且不说 SDK 推送问题,单就用户自己而言,一个相对良好的使用环境和实用性,就已经是用户所需要的优秀APP了,这点可以参考「纯纯写作」「滴答清单」等一系列应用。

但是,人们总归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我该如何挑选适合的 APP ?虽然在酷安有应用集的功能,可是这些功能对用户只起了一个参考的功能,比如「微博应用集」,只能大致陈述这些 APP 的功能,可对于用户来讲,最终的选择那一步,仍旧要把握在自己手中,那么这一篇文章,就是来指导你如何在众多功能繁杂的 APP 的中,挑选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 APP 。


抛弃伪需求

首先,我们使用一个程序,它的目的就是代替人行使一些能力,这些能力有信息交流,行程安排,娱乐游戏等等。

但是现在由于某些原因,产生了一些伪需求,正是这些伪需求,引导着用户向本应要做的事情南辕北辙的方向走去。

那么我们就要理解我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听歌,那么我应该如何选择歌曲软件?有的人喜欢欣赏众多乐曲,那么就可以选择某Q音乐和声破天;有的人喜欢看到不同人对音乐的理解,那么某易云非常适合你的听歌需求。

当然有的朋友会认为,你说的这些不过是简单的挑选嘛,这并没有什么伪需求的事情啊?

其实不然,我们记得一些工匠几十年来钻研一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就是他的核心竞争力,日本的寿司之神为什么叫作寿司之神,就是因为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当你做寿司的时候,会把他那个东西当做标准来衡量,所以你的寿司里面才会是米饭而不是面粉。

这里需要提一点,我认为中国的手机要感谢魅族和小米这两个企业,至少他们给予手机行业一个标准,让人知道这样做才能是一个手机的形态。

说回正题,既然说到伪需求,那么如何抛弃伪需求呢?

首先应该把现在市面上的 APP 大致筛选一遍,这一点可以利用应用集的能力,通过关键词可以进行大部分的筛选。

然后开始审视自己的需求。我们有一句话「所见即所得」,这句话也可以反向来用——「所得即所见」。我们首先将需求的「所见」进行一个排列,以便了解自己的首要目标是什么?然后对这个「所见」的概念,加以限定词来筛选,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比如说:

我要选择一个码字 APP ,那么我的首要需求就是能输出文字的应用,这样就可以把文字类应用进行限定,比如 Microsoft Word, WPS, 有道云笔记,石墨文档等等。

下一步,我需要对文字输出加以限定:我想要一个能够单纯输出文档并存储的文件,那么你就可以尝试纯纯写作;我想要多处备份,云存储,那么 Microsoft Word 则是你不错的选择;我想要能生成脑图和思维导图的文档类 APP 则可以选择有道云笔记。

这样,就可以排除一部分伪需求,得到你想要的码字 APP 的模糊分类,如果想要往下继续,那么你需要往下继续看。

节制的魅力

我们在使用某些 APP 的时候,常常会想到一些「神奇」的想法,比如对这个 APP 的开发有一些意见想要去表达,而现在的软件基本都有「反馈」功能,就算是没有,这些 APP 的开发者也经常会在酷安评论区看一些用户的意见,那么这就牵涉到上面的伪需求问题,伪需求是从哪里来的?

有人会说,这和软件开发者的想法会有一些关系。诚然,我们要看到,随着资本的注入,某些APP可能不再符合你心中的那种感觉,变得更加包罗万象,但是这毕竟是这个产品正在进入上升期的表现,我们要允许「试错」,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什么,这时候就需要这样的「试错」,至于在「试错」中出现的问题,只是事物发展的必然。

那么伪需求除了这种来源,还有什么来源呢?

没错,就是用户的反馈。

当代互联网给了沉默的大多数表达自我的能力,也促成了一些人过度的自我表达。我在看一些 APP 评论区的时候,有时候会被那些迷惑建议搞得哭笑不得,有让给浏览器加上编译功能的,还有些其他的差不多已经忘记了就不再提了。

我想说的是,不要因为你在生活中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使用需求来向一些软件提出建议,如果开发者有辨别能力,也就把这个建议略过了,但是如果他真的被你提出这样拍脑子的想法触动了,真的采纳,但是出来之后大家会感到开发者这更新的是什么玩意儿?最可怕的是,大家都没有发现,这个功能被大家忽略了,那么这次更新等于在更新版本号,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而且开发者之后几次更新还要对这个进行更新,完全是在人为制造伪需求,做无用功。

这个时候节制自己的意见就是最好的做法。

在提出反馈时,仔细想想,这真的是我要的吗?然后再想,这个意见对其他使用这个APP的人有用吗?

减少一些伪需求,增加一些良性的思考,会对双方都有好处。

写在后面

我认为,关于一个APP的开发与使用,不应该是那种服务生和顾客的关系,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在《脱口秀大会》中,前程序员庞博说过这样一个段子:

顾客要肉夹馍,正常用户是给我来一个肉夹馍,有的用户是,给我来两万个肉夹馍,这就叫内存过载,有的用户是,给我来1.356肉夹馍,这就叫处理精度不足,还有人给我来俩,一个不要肉,一个不要夹馍,我就直接蓝屏给他看,还有的更过分,你卖的是肉夹馍吧?给我来条狗。

这就是顾客和服务生关系的弊端,而更良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则是,给我来一个肉夹馍,在那里吃完之后,好吃,但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然后说出来具体而精确的建议,最后说,不如我们合伙做肉夹馍吧。

这就是我对一个好的 APP 的态度,没有那么多伪需求,没有那么多对立和谴责,更多的是包容与理解,毕竟,谁还不吃个肉夹馍了。

〈本文完〉

发表评论